動畫產業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探討〈上〉

昨天PZ傳來一篇文章,是關於日本動畫產業人士,表達生活困難要成立協會的文章,以及大陸那裏動畫代工產業的過去與現狀描述,稍微整理一下先讓大家閱讀過

[轉載]動畫:發自製作現場的悲鳴 成立協會要求改善勞動環境

(轉載原文)一個月不得休息畫200張原畫只有數萬日圓收入,而且沒有社會福利與退休金--。未改善因長時間勞動與低報酬導致人材流失的動畫製作現場工作環境,就不能算動畫大國。動畫工作者與演出家於2007年10月13日成立日本動畫工作者.演出協會(日本アニメーター・演出協会\JAniCA),這是動畫業界首次成立此類團體,訴求業界提高報酬與發給加班費。〔森有正〕

協會是由曾擔任<北斗之拳>導演的製作公司Studio Live(東京都板橋區)社長蘆田豐雄發起而實現,約有500人參加JAniCA。代表蘆田社長表示:「在惡劣的勞動條件下,國內出現慢性化的人力不足,長此以往日本的製作現場就會崩壞。」今後JAniCA將呼籲國家與地方自治體,協助支援動畫人材的培育。

「為了實現小時候以來的夢想而從公司職員轉職,可是每天工作12小時一個月收入卻只有以前的一半,徹夜工作也沒有加班費,拿不到醫療保險。」在動畫製作公司工作2年的女性(32),控訴工作環境的苛酷。

公司職員時代一個人住在出租公寓,但轉職後付不起房租,只好搬回老家。沒有生活費時連粧也不能化,有同事因為醫療費可觀,拖到病重才上醫院。她說:「不能出國旅遊也沒關係,只要能過普通的日子就好了。」

資深的動畫工作者也對退休後生活感到不安,以擔任<明日的丈>作畫指導而知名的金山明博(68)回顧:「在動畫世界近40年,都是以契約社員的身份工作居多,也拿不到退休金。」

金山氏59歲時因健康惡化而離開第一線,現在只依靠每個月12萬日圓的國民年金生活。「同時代的工作伙伴中有人得不到生活保護,而淪為游民。這樣的環境下,日本的動畫還能維持多久。」表示擔憂。

近年來,由於深夜節目與網際網路配信動畫需求的增加,動畫業界光是提供給電視節目的數量就約是20年前的三倍,達到一年100部作品。

然而,製作現場為了與人事費用低廉的南韓及中國外包公司競爭,而壓低報酬。動畫工作者採一作一約,以無所屬的身份工作居多,職業地位變得不安定。「不靠父母養,根本無法繼續工作。」(23歲男性)的情形與日俱增。

*每日新聞  2007年10月13日3時

*日本アニメーター・演出協会網站:http://www.janica.jp/

小樽備註:本原文最後的出處連結已經失效,所以小樽先拿掉了,不過文章內提及的內容以及協會網站就是上面最後的日本アニメーター・演出協会網站內的資料,該協會的簡章目前正請小樽的弟弟找時間翻譯全文,等翻譯完成會在貼上來,以做考據

而上篇文章內的回文裡,有一位網友也轉貼了一份大陸動畫環境的文章,在此也先轉貼並轉成繁體貼上來

[轉載]血腥“動畫鏈”

2003-08-11 17:09

(原文如下)

-最好的動畫“作業者”一天能畫100張動畫,每張賺取2-3元人民幣

-頂峰時期,上海存在著上百家動畫加工公司和作坊,主要承接外國動畫加工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的專業動畫人才有一半以上流失到各種動畫加工公司

-由於合約的不公平,承接動畫的加工公司風險很大,而從業人員幾乎都有過被賴帳的經歷

-動畫加工公司的隨意性和流動性很大,很多處於“地下”狀態,收入極不穩定,轉行流失的數量巨大

-雖然動畫產業在國際上是暴利行業,但在國內,投資本土動畫基本上99%虧損

-在國內投資拍攝100集動畫的資金,在日本只能拍攝1-2集

[第一大動畫加工基地]

南方網訊在採訪中,幾乎每一個動漫業內人士都提到:中國曾經是世界最大的動畫加工基地。一個從事動畫加工的畫師說:“現在市面上能看到的日本動畫,包括正版的和盜版的,十之八九是由中國人加工的。比如大家熟悉的《新版鐵臂阿童木》、《灌籃高手》、《櫻桃小丸子》等等都是。”“我經常在電視裡看到一些動畫片,突然之間發現裡面的一些鏡頭就是我自己畫的”,曾經從事過動畫加工現已轉行漫畫創作的阿瑩說。

據瞭解,動畫加工業是在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中國內地興起的。在此之前,臺灣是主要的加工基地,隨著港臺公司內遷,尋求更廉價的勞動力,大陸取而代之成為歐美、日本動畫的最大加工地。在動畫加工業已摸爬滾打了10多年的俞巍勇告訴記者,當初臺灣最大的動畫加工公司、有東方迪士尼之稱的“宏廣”進軍大陸,搞承包制,在上海率先組織了一批下級加工公司,後來隨著這邊的業務節節高升,臺灣“宏廣”反而解散了;香港的安利、翡翠等動畫公司在深圳也開設分公司招募大陸的動畫人才。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逐漸在華南和華東形成兩個主要的動畫加工地,而其中更以上海佔據大半江山。四五年前,中國動畫加工業達到鼎盛時期,僅上海就有上百家加工公司和作坊,上海前前後後的從業人員總共超過10萬人,為全國之最。那時候,上海一年要加工100部片子,但我們的觀眾能看到的卻少而又少。

在這樣的背景下,從20世紀80年代末開始,上海美影廠(中國兩大動畫製作基地之一,另一個是中央電視臺)的一些“老師傅”紛紛出走,加入了“淘金”的行列。一位曾經去深圳的香港動畫加工公司當導演的“老師傅”林琪(化名)透露說,“美影廠有超過一半的動畫專家去了加工公司,主要是因為這邊人多,但投資少,處於吃不飽狀態;而對方(加工公司)缺人,有很多活可幹,去了還可以學一點國外的創作、管理方式。報酬當然也是一個原因,但不是最主要的,當初五十多塊錢一個月,我們也照樣起勁地幹,也創作出了《三個和尚》、《天書奇譚》、《哪吒鬧海》等等深受觀眾歡迎的好片子。”事實上,這樣的出走推動了中國動畫加工大基地的形成,而原創動畫卻發生退化,進一步拉大了與世界先進水準的差距。

[動畫流水線]

動畫在歐美和日本等國家,早已是一種商品,而製作這樣的商品和製作一些電器、手錶一樣,是有一條流水線的,眾多從業者的重複性勞動最終合成了這一具有創造性的產品。
  動畫的整個製作流程是,一般動畫片先有人物設定,接著產生簡單的故事大綱,然後繪製人物造型,並形成臺本(包括腳本、三到四格的畫面,有對人物動作的描述和臺詞說明等等),這些基本上屬於動畫製作的前期。然後根據臺本畫原畫(需要一些設計和想像,從一個動作到另一個動作),接著是修形,連接兩個原畫之間的動畫,隨後是動檢,現拍(看效果),這些步驟屬於中期。把這些動畫和另一部分背景一起合成,上色,拍攝,再配音,這屬於動畫後期,一部動畫片就這樣誕生了。

中國的動畫加工公司主要承接的就是動畫的中期製作,不需要太多創意,技術含量也不是太高。早期動畫加工基本不用電腦,那時候在畫完動畫後,還有一個步驟是勾線,然後填色。據阿瑩介紹,那些老手都非常熟練,一條很長的線也能一筆勾成,而填色的人更機械,不同的顏色由不同的人來填,確實像在流水線上工作。現在一般都用電腦掃描後再填色,大的公司連帶做原畫和填色,甚至臺本,而一些小的下一級的作坊,則只接動畫。

在上海西南角一處幼稚園的樓上,記者察訪了一個動畫加工場,只有十來個人在一塊塊專門的半透明板上工作,環境比較簡陋。據說公司共有二三十人,但由於作息不規律外加計件性質的勞動,因此很多畫師都在家裡休息或工作。工作臺上放著洗漱用品和餅乾盒子,可以看到畫師們的艱辛,而“老闆”們(合夥人)則為訂單四處奔走。

[層層盤剝]

美國人把臺灣當作動畫加工基地,是因為那兒勞動力便宜;而臺灣人把加工公司開到大陸,是因為大陸的勞動力更廉價。據介紹,一幅動畫中國大陸與美國的人力差價達到20-30美元。

俞巍勇介紹說,目前動畫加工片的源頭有兩個,一個是美影廠和中央電視臺,另一個就是外國動畫公司。美影廠由於體制改革等原因,據說處於癱瘓狀態,而中央電視臺80%-90%的片子都發到了上海加工,原因是上海人講信用、“手藝”也好。

外國動畫公司的片源則基本掌握在港臺人士手裡。當初臺灣“宏廣”的一些人馬在大陸成立了最大的動畫加工公司“巨集鷹”,“巨集鷹”把接來的訂單又外包給10家下級公司,因為內地公司一般都沒有與境外公司的關係,所以“宏鷹”有點壟斷的性質,號稱返修率超過30%就要被淘汰。這10家公司做不完的(外國人是邊做邊播放,因此時間限定很嚴格,如有人員流動或者返修,就會影響週期),再發給底下的作坊和小公司。

後來“宏鷹”因為各種原因倒掉,原來的一些人又成立了“宏揚”,繼續做中間代理商。慢慢地,有些港臺人士成了專門搞公關的中間商,接一單提成一半,當然他們認為自己也很苦,是“討飯”的。對於這樣的暴利,處在下游的加工公司敢怒不敢言,因為沒有關係網,根本拿不到訂單。加工片從國外,發到台港一些中間商手中,再發給內地的一些大公司,然後是一些作坊,中國基層加工公司處於三~四級,這樣經過層層盤剝,底層畫師拿到手中的報酬就所剩無幾了。據說,興旺的時候,一般的小型動畫加工公司,每月可完成1集動畫的量(10分鐘),接單時的價格每分鐘5000元左右,每月的利潤大概在1萬元左右。而更低一級的工人,每幅動畫的報酬是2-3元(美國片高一點,可以達到5-6元/張)。一般好的畫師一天能畫100張,當然工作時間遠遠超過8小時。畫原畫待遇要好一點,曾經做過原畫的陳潔告訴我,在大公司做原畫的每月收入可達1萬-2萬元。問題是,一般新手都要從動畫做起,做得好才有可能畫原畫。

在這條生產鏈中,大陸動畫加工公司一直遭受一些中間商盤剝,“但是不簽不行,不簽他可以給別人做”,俞巍勇說。“業內還有一個黑名單,有一些中間商拖欠下級公司的報酬,就進了黑名單,以後沒有公司與他合作。比如‘朝陽’最後一任經理,打著‘朝陽’的名義發單,成品交付之後,十多集片子一分錢也沒有付,就卷款逃走了。可以說,搞動畫加工的,幾乎都碰到過這樣的事,人人都是‘債主’”。

最早進入上海的台資動畫加工公司“朝陽”曾被查出偷漏稅達400多萬美元,內地的“後起之秀”也同樣存在著不規範的經營操作方式。

許多動畫加工公司都處於未註冊的“地下”狀態是業內不爭的事實。我察訪的那個公司的老闆告訴我,那些以“同人志”形式組織起來的作坊當然不會去註冊,他們那一級的利潤已經很薄,如果再上稅,就難以維持生計了。而相對大一點的公司都會註冊上稅,因為在接單簽合同時需要發票。但是由於政策原因,私營企業不可以擁有動畫發佈權,不被允許註冊動畫公司,所以一般他們會註冊為美術設計公司、企業形象設計公司等等“掛羊頭賣狗肉”,或者與外國公司合作,還有的附屬於國營企業之下,反正規避的辦法很多。一些大的公司為了避稅,還拆散成多家工作室。至於一般底層的從業人員,流動性很大,屬於臨時工,而且以計件制來獲得薪水,所以大部分公司都不替員工上稅。

[陷入困境]

“日子是越來越難過了。我們的收入至少縮水2/3,現在有活做就不錯了,很多公司都倒閉了。”採訪中,一位畫師對我說。與四五年前相比,現在中國動畫加工處於低潮期。

畫師們編了一個順口溜來形容目前的生存狀態:“起得比雞還早,幹得比牛還累,賺得比誰都少。”現在,小公司接來的訂單,已從5000元/每分鐘下降到2000元/每分鐘,動畫的收入也相應下降到1.5元/張。更有甚者,以前修改片也付錢,現在即使是外方的責任需要修改,也不再“重複”付工錢,只能白乾。加上目前訂單明顯減少,公司處於僧多粥少的狀況,因此底層畫師的收入每月僅500-600元。

由於接不到單,維持不了生計,很多小型動畫加工公司和作坊關閉了,上海的加工公司已從最多時候的上百家銳減到目前的20多家,而一些從業人員也都轉行了,動畫人才處於不斷流失當中。“由於不穩定,現在每個搞動畫的畫師手中都有五六家加工廠的電話,哪兒有活到哪兒幹去”,察訪當中一個普通畫師對我說。

據俞巍勇、陳潔、林琪等人分析,動畫加工業滑坡有多種原因。一方面,動畫的國際形勢不景氣,投資減少,而一般這些錢都先付給負責創作的動畫前期了,屬於中期的中國動畫加工業則經常被拖欠,賺錢的只是前期產業鏈老闆。另一方面,由於東南亞一帶勞動力比中國還低廉,因此泰國、印度等地都加入了動畫加工的行業,搶走了不少訂單。此外,國內的動畫加工業經過幾年的膨脹已經變得很浮躁,很多人加工片做多了,根本不會原創,還有些人為了錢長期不分晝夜地勞動,“根本不想看我自己畫的東西”。從業人員門檻越來越低,只要培訓過會畫畫就可以進入加工作坊,因此品質也隨之下降,報酬又隨之降低,這樣勢必造成惡性循環。

面對動畫低潮,韓國的動畫製作者以一半的價格接訂單,但政府會提供另一半的錢給公司,所以從業人員的收入並不減少。中國政府也一直呼籲鼓勵發展動畫產業,但至今未見實質性的扶助政策。

[夢想原創]

即使在動畫加工業陷入疲軟之時,一些動畫加工公司的老闆們也不忘自己的“原創夢”。問題是,雖然動畫產業在國際上是暴利行業,但在國內,投資本土動畫幾乎99%都會虧損。

俞巍勇為我算了一筆細帳,在國內投資1集10分鐘的動畫片需要10萬-15萬元人民幣,中央台的播放費為700元/集,其他地方台200元、300元不等,如果全國投放,估計能收回10%的成本。如果發展彈跳式廣告,與電視臺協議不付播放費但出讓廣告時間,那麼可以再回收20%。編成書籍出版,加上衍生產品,可再收回30%,但要防盜版。如果能把版權賣到海外(主要市場是中東和日本,但日本只需要打鬥片),這樣又可以收入20%的成本。滿打滿算,還是缺20%不能收回。

據悉,《阿凡提》的導演曲建芳做《新阿凡提》也虧損;而中央台新製作《哪吒鬧海》,原來計畫投資每分鐘4萬元,後來降了一半。《藍貓》是國內運作得比較好的動畫,配套圖書已開發出四個系列,VCD已出版兩個版本,文具、飲料的版權也都已賣出,但是由於投資集數多,所以投資方至今是否盈利還不好說。我們雖然擁有繪畫、製作的人才,但太缺乏經營、商業策劃方面的人才了。

原創與投資,成了中國動畫發展的兩大瓶頸。陳潔說,“一方面我們的人物造型確實不如別人,好的腳本也少(電影都沒有好劇本,何況動畫);另一方面,日本的動畫投資比我們大得多,在我國投資100集動畫的資金,在日本只能做1-2集。”

2005年,中央電視臺將開設卡通頻道,這無疑是個好消息。在目前的情況下,一般國內動畫加工公司只能以接中央台的創作任務來圓自己的“原創夢”了。(編輯:一輝)

出處“ 南方網動漫頻道 ”作者:錢亦蕉 來源:新民週刊

根據小樽實際詢問之前在宏廣的前輩王大哥考據,這篇文章寫的是事實,只不過有一點點小問題,王大哥說宏鷹不是宏廣開的,應該說是一批從宏廣離職出去的人自己開的,上面原文裡面的寫法可能比較曖昧容易造成誤會,不過不影響環境的敘述,上述都是事實,王大哥說台灣其實更慘;而小樽的學長孫老大也證實宏廣跟宏鷹根本是死對頭,宏廣的人從宏鷹下面走過去可能就會被抓去問話XD

總之以上文章小樽都實際去找原文,或者直接有認識的朋友的話,就實際考證確認文章的真實性,不然現在網路資訊傳播的速度太快但是考證的人太少,怕會變成以訛傳訛的幫兇,既然文章的真實性已經確認,我們可以好好澄清一些之前我偶爾會提到的一些已知現象,以及台灣相關產業或學術界,給學生或進入這個領域的後進的錯誤觀念,以及這環境是其來有自,事實真相是甚麼,該怎麼做?希望對動畫領域曾經或仍然抱持著一份感情的朋友可以一起討論或緬懷〈笑〉